慢阻肺患者的春天:东软医疗联合广医附一呼研院发布智慧呼吸健康平台

分享到:
互联网 • 2024-10-14 EG

10月12日,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盛大开幕。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呼吸健康领域专家学者、医疗机构代表以及科技企业精英,共同探讨呼吸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在这场盛会中,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成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东软医疗携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双方联合研发的“智慧呼吸健康平台”。这一平台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防治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福音。

慢阻肺的严峻挑战

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其可进一步恶化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该病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据数据统计,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高达9%~10%,而中国更是拥有约1亿慢阻肺病患者,每年因该病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使之跃居为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仅次于高血压与糖尿病。

然而,慢阻肺的治疗之路荆棘密布。

首先,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严重不足,知识知晓率仅为5.7%,尤其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这一比例更是微乎其微。这导致许多患者仅在病情急剧恶化,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时才就医,极大加重了个人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其次,诊断率低下,肺功能检测作为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其知晓率却仅为3.4%,而在已确诊的慢阻肺患者中,也仅有12%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大量患者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再者,治疗不规范,尽管存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案,但高达4/5的患者并未遵循规范化治疗,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

最后,基层防治能力薄弱。基层医疗机构在慢阻肺的防治方面能力有限,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这导致许多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慢阻肺的治疗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动慢阻肺防治工作的不断进步。

顶尖实力与深厚实践的融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作为呼吸疾病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通过持续不断的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致力于提升呼吸系统疾病医疗服务水平,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该研究院积极参与慢阻肺防治工作,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智慧呼吸健康平台,提升慢阻肺早筛、早诊、早治能力。

东软医疗始终聚焦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从1997年推出国产首台CT,持续突破了CT、MRI、PET/CT等产品的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如今,东软医疗现拥有全品类、全档次、全客层覆盖的近百款数字化医学诊疗产品,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核医学成像设备(PET/CT)、放射治疗产品(RT)、通用X线成像设备(GXR)、超声诊断设备(US)、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IVD)以及创新的影像数据服务MDaaS等九大品类,在美国、德国、巴西、秘鲁、肯尼亚、阿联酋等设立12家海外分支机构,向全球110余个国家的13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历史装机量达47000余台,是中国最大的CT制造商和出口商。

此次,东软医疗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强强联手,充分整合双方在软硬件研发与呼吸疾病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研发出智慧呼吸健康平台。

该平台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呼吸系统疾病,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了“筛、诊、治、康”全流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平台涵盖了影像存储、远程诊断、影像报告解读等诊断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基层医院对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能力。同时,平台还依托数字疗法对患者进行呼吸能力评估,辅助临床精准开具处方,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智慧呼吸健康平台还充分发挥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呼吸疾病领域的诊疗优势,为基层医院提供吸入技术等针对性的呼吸疾病治疗远程培训服务。这不仅提升了各级医疗机构诊疗的规范化和均质化水平,还实现了呼吸疾病诊疗模式上的一体化融合,促进了医联体及联盟医院之间的协同诊疗和上下联动。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博士表示,东软医疗不仅是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商,更是智能和数据价值化的创新者。此次与广医附一呼研院共同发布的“智慧呼吸健康平台”,是东软医疗在呼吸健康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未来,东软医疗将持续加强产医协同、加大研发投入,为慢阻肺等重大慢病防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自主科技力量。

慢阻肺患者的希望之光

2024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发文,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志着慢阻肺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第三种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的重大慢性疾病,彰显了国家对慢阻肺防治的高度重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在大会上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防治慢阻肺的“第一线”,在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优质医疗资源将进一步下沉基层,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更方便、高效和规范的医疗服务。

此外,智慧呼吸健康平台的推出,更是为慢阻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该平台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治疗服务。

未来,随着国家对慢阻肺防治工作的持续投入和智慧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慢阻肺患者的春天已经到来。他们将在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医疗体系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重拾健康与希望。

J

意见
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