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装配工作站正在提升企业柔性生产价值

分享到:
武汉视窗 • 2019-10-30 EG

1572235216947055862.jpg

“装配数字化”是马头动力工具对当下大趋势最深刻的解读,在工业数字化的趋势与背景下,客户更愿意选用更加昂贵的智能电动工具而不是原有的气动工具,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能力现在是客户更加看重的,实现对产品的装配参数的监控与追溯,正好是马头动力工具赋能给企业和客户的价值。

如果说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在支撑着智能制造与提升生产效率的发展,具有灵活性数字化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则是对加速反应市场需求变化、减少生产成本的必然。

在以往的装配线上,当待装件随传动装置流到工人面前时,为避免装错零部件,通过工艺卡片的提示与工人的自身意识来控制安装过程,稍先进的生产线将关键零部件贴上条形码,安装时用条码枪扫描识别,工艺步骤通过电子看板显示这样来实现装配过程的监控。

但产品日趋呈现多样、多品种、个性化定制发展,没有专业IT的技术支持,因工艺路线变更对电子看板的快速制作与管理成为制约工厂效能的瓶颈,此时对柔性制造的需求更加凸显。

实现柔性制造模式

随自动化、 传感技术与智能装备的迭代更新,企业通过分工调整, 将部分作业交由人工完成、部分交由机器完成、部分由人与机器协作完成,以此来实现柔性制造模式。

在由人工完成或人与机器协作完成的作业部分,以马头数字化装配工作站为例,怎样看到柔性化可以提升企业生产价值、有降低成本的优势。

使用数字现实技术,改善传统看板与工艺交流的局限性:工人在需要时获取特定的装配信息,它不仅是一个高效的工艺文档共享工具,还是一个立体数据准确呈现平台,工人可以看到零部件的安装就位方式以及装配具体情况的信息反馈

通过视觉引导完成装配,提高员工绩效,减少低附加值工作:在需要满足产品多样性的生产需求时,没有企业将会愿意将稀缺的技术型人才放到诸如配置和再学习的重复性工作,而是简化生产装配工艺,将需要付诸的精力和所需的理解减至最低,减少准备、减少等待,以至任何一个初级人员都得以胜任,让生产管理更快、更准、更灵活。

应变市场需求,调整产线:对于多个数字化装配工作站,既能扩展,串联生产;又能并行,独立规划。作为智能工厂使能器,优化生产安排,进而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完全拥有自主权,下放修改权限:最大特点就是让客户自己拥有修改能力,传统工业控制的软件当控制程序交付,客户往往没有权限或者能力去修改工艺参数,或只能付出额外的代价或学习成本。马头数字化装配工作台改变过去封闭的运作模式,在项目部署完成后将权限完全开放给客户,客户可以根据生产工艺变化进行重新设定,由于采取了模块化的流程设计,客户能够非常直观地通过设定好的逻辑模块重新排列组合,改变整个工艺,操作非常简单。

瞄准潜力行业,发力重点市场

尽管马头发展势头良好,但鉴于近两年汽车及消费电子产业出现的较大波动,马头把目光投向了目前发展较快速的通用工业与航空航天市场,在在保证与航空领域国际巨头客户深度合作的同时,积极开拓本土航天市场。沈斌认为国际客户目前属于马头的存量市场,而未来的增量来自中国本土客户,所以如何赋能国内通用工业与航天客户才是马头未来要发力的主要方向,现在看可能本土客户在需求上还略显不足,但是随着市场不断扩大,C919等产品的大量交付,未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前景,目前要给本土企业一个培育市场完善技术工艺和时间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马头要推动技术的更新,努力帮助国内客户做好装配方面的工作,让工厂的末端执行器和工业机器人都配备行业内优质的工具,帮助客户解决现场问题,实现业务目标。

承接本土需求,迎接项目挑战

相比外资客户,服务国内客户,更需要有能力去“包罗万象”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国外客户在生产上往往拥有成熟的工艺和设备,对于自身的需求也非常明确的规划,作为工具供应商只需按照客户提出的需求完成项目。而国内客户更希望供应商能够给出具体建议,在一些流程设计不完善的地方提供相应规划,而且每家企业的内部情况也不同,这就要求马头能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帮助客户总结需求,进行敏捷式地开发,比如马头在新能源领域根据动力电池客户进行绝缘工具的定制。替客户考虑到生产中的细节,帮助客户整合需求,这也是马头未来探索的主要方向。此外就是国内客户成本更加敏感,作为马头这种高端工具会在整体项目上体现出性价比,实现产品寿命和可用功能方面对同行的绝对领先。在目前的环境下,马头会比以往更加重视客户的利益,让客户更快速地获得成功,这也是马头的一个长期策略,沈斌介绍。

鍥剧墖2.jpg

J

意见
反馈

×